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文化由洞窟建筑、彩塑、壁画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艺术品等组成。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保护敦煌文化宝藏,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许多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更是关乎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历代“敦煌人”的坚守和创新,在抢救、保存、研究敦煌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不应该只存在于学术里、古籍中,它应该更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以流行的方式呈现,可见可听可闻可感,活跃在当代人的身边。
近年来,为使“藏”于敦煌壁画和文献里的千年古香,在现代生活中飘香,敦煌市丝路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敦煌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杨瑜多年来致力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化遗产的研究。
无独有偶,为了让敦煌石窟彩绘颜料重获新生,原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管理所所长尚可刚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反复实验,于2019年终于研发出了《大梦敦煌》《画上敦煌》两个国家注册品牌的矿物质颜料。
正是像杨瑜与尚可刚这样几代“敦煌人”的不懈努力和坚守,才让千年国粹重焕生机。今天的敦煌,不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敦煌,随着敦煌文化的创造力和中国文化传播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敦煌势将成为世界文明长河里中国贡献的成功典范。
“千年香方”复原 敦煌古香馥郁袅绕
敦煌市丝路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杨瑜
“点燃一支敦煌古香,升腾而起的袅袅烟云萦绕而开,清透舒缓的香气让人神清气爽,仿若穿越千年。”杨瑜尤其对藏经洞1000多年前中国古代香文化遗产情有独钟,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准备,她组成专业团队,从药材选购、香方配伍、工艺流程、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所有古香全部用天然香药制成。用榆树细皮做粘粉,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化工添加剂。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成功复制复原了藏经洞古香系列产品。经过国家专业机构检测,产品无苯无任何添加剂。这也是第一个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遗书古香复制复原者。对此,《丝路文明》杂志专访杨瑜,探究千年香方被还原背后的故事。
《丝路文明》:敦煌古代香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杨瑜: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熏香历史,在考古发掘中,曾不断发现西汉以来的熏香器具。证明从古至今,我国都有焚香的习俗。利用芳香植物焚烧所散发的香气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神醒脑、愉悦身心、活血通络、净化空气等作用。由于焚香的好处逐渐被人们认识,加上各朝统治者对焚香的重视,焚香便慢慢变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
杨瑜和团队同事一起研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遗书古香产品的包装
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我国,香、花、灯是礼佛的“三大件”,称“花香供奉”、“香火因缘”。焚香礼佛祭祖,又成习俗。东汉明帝以前,祀神祭祖,只烧艾条,不焚香,所以,祭祀礼器中没有香炉,只有鬻、爵。汉明帝以后,为了要焚香,才制作香炉。
佛教经典记载,古代印度供养佛时烧香并使用香炉。佛教初传入中国时,烧香供养佛又与中国传统的熏香习俗相结合。随着佛教艺术的兴盛,香炉作为一种重要的佛具,与佛教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敦煌壁画、绢画隋至元代时期先后出现的“维摩洁经变”“西方净土变”等20多部经变及其它画面中,绘出了大量的香炉,大致可分为陈设香炉和手炉两大类。除了有大量的固定陈设的之外,还开始出现一种用于行进时(礼佛行列中)手持的香炉,因带有一根较长的炉柄,故名柄香炉,简称手炉。手炉是礼佛时必备的佛具,因此敦煌壁画中的许多菩萨、弟子和供养人大都手持香炉,其图像之多不胜枚举。还有执手炉的飞天等,此类香炉一般由炉身、长柄或盖(有的无盖)组成。依据柄末端的变化可以分为多种样式。隋代的香炉和手炉造型有所变化,品种也有增加。到了唐代,香炉的造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样化,造型精美,装饰华丽。
《丝路文明》:香用香料的制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杨瑜:植物性香料有沉香、檀香、安息香、芸香、龙脑香等;动物性香料有龙涎香、麝香等。
汉代已有香料之路的记载。关于西域香料的记载仅限于苏合香?!?#21518;汉书·西域传》描述了苏合香的制作方法,它是多重香料的合成香,“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它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形成?!?#20840;后汉文》卷二五班固的《与弟超书》中说:“窦侍中令载杂彩七百匹,白素三百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最渴望获得大月氏国的月氏马,而苏合香与月氏马并提,以汉代丝绸作为交换,足见苏合香的价值。这则史料也显示出,汉代起丝绸之路亦是香料之路,丝绸是汉朝的主要出口商品,香料和马匹是大月氏的出口商品,这是一条双边的互惠之路。
汉唐时期,大宗的西方香料等药材交流点,一个设在最早的丝绸南道于阗,另一个是丝绸北道的高昌(现今吐鲁番)。从《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的药名、药材数量、买药人姓名、出产地及药品价格来看,各种香药是药材中的大宗,一次出售的各种香药(乳香,安息香、龙脑香、冰片、苏合香、降真香)就有2963斤之多,这些来自地中海诸岛的香药,都是在古代维吾尔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帮助下运送到今日的西安、洛阳等地的。当今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唐墓出土的西方香药和新疆硇砂等医药。文书、文物相印证,都反映了我国西北兄弟民族为发展和丰富祖国医药学,沟通西方和祖国内地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特殊贡献。
《丝路文明》:敦煌古代的香药方都有哪些?
杨瑜:从敦煌壁画和敦煌藏经洞保存下来的各种文献中就可以研究当时人民的生活用香,可以看出在社会生活中,香料不仅应用到家居、香身、饮食、医疗领域等方面。因此,香料在古人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敦煌医药方中有不少香药方,如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P.2565医方中存有21方,其中第二方为《羊髓面脂久用香药甚良方》:丁香三分麝香三分别研,锦囊裹煎膏,绞讫现纳香,煎十沸除之香附子三分青木香三分白附子三分芎穷四分辛夷仁三分葳蕤三分白芷三分甘松香二分零陵三分霍香三分白僵蚕二分白腊八分羊髓三升桃仁脂三合猪脂七合熊白三合右切,诸药绵裹,以清酒七合,和泽一宿,并内脂中暖火煎,水尽,绞去滓。别研麝香,绵裹于膏中,煎数十沸,绵滤度,以杨木提搅使光,用之如法。
以丁香、麝香、青木香等19种药制成,用于颜面护肤的美容面脂膏。方中主要以芳香、润燥、活血之剂为主。
乳香是汉代以来所用的香料,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首载此香,把它列为上品药。五代李珣在《海药本草》中记载较详。
敦煌地方统治者还将西域香料作为礼品进贡朝廷。例如:《宋会要辑稿·蕃夷》记载,“景德四年(1007年)五月,(曹)宗寿遣瓜、沙州节度上司孔目官、阴会迁等三十五人诣阙贡玉团、玉印、乳香、硇砂、橐驼、名马、诏赐紫袍、金带、器币、酬其值。仍降敕书示谕、所乞药物,金箔量赐之。闰五月,沙州僧正会请诣阙、以延禄表乞赐金字经一藏,诏益州写金字经一藏赐之……”这种以物易物的“朝贡”,使我们看到归义军政权对中原文化不可分割的依赖与联系。
又天圣元年(1023年)闰九月沙州遣使贡乳香。“(天圣)六年二月十五甘州可汗王宝国夜落隔遣使、副、都督贡玉、琥珀、乳香。”
杨瑜团队复制复原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古香系列产品
《丝路文明》:藏经洞古香是如何复制复原的?
杨瑜:立足于敦煌本土的敦煌香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关于香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并结合中国古代先贤们对香文化留下的重要遗产,多次在全国香文化发源地福建、云南、西藏等地考察学习。
在复制复原藏经洞古香时,从材料选购、香方配伍、工艺流程、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终于在2020年制成了“元鼎敦煌万应香”系列线香。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无任何添加剂,无笨无甲醛残留。
“元鼎敦煌万应香”系列为:香音妙香、无量寿香、无量安神香、自在莲宫香、敦煌避疫香、无量财神香等多种线香。制作过程严格按照敦煌遗书中的传统工艺,用纯手工的方法,粘结物质也是用榆树细皮纤维面精心制成。
千年不褪色 敦煌壁画的颜料源自何处?
敦煌石窟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一座丰富的矿物颜料标本博物馆。因地制宜选择当地有色矿物作为颜料或代用品是古代民间画工的传统。敦煌三危山中有色矿物的发现催生了本地矿物颜料的发展。
原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管理所所长尚可刚在潜心琢磨壁画时,对壁画的颜色产生了兴趣,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反复实验,于2019年终于研发出了《大梦敦煌》《画上敦煌》两个国家注册品牌的矿物质颜料。
为了了解敦煌石窟彩绘艺术和颜料研究的历史、现状,对此《丝路文明》专访了尚可刚,探访敦煌颜料背后的故事。
《丝路文明》:目前对敦煌石窟彩绘艺术和颜料研究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尚可刚:位于中华大地河西走廊西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石窟(包括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境内的榆林窟、水峡口、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等)以其壁画、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是我国现存石窟群中开凿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保存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清等10余个朝代1650多年间的大量彩绘艺术品。
敦煌石窟艺术以它无比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绚丽的色彩而驰名世界。为了搞清楚敦煌壁画、彩塑等艺术品所使用的颜料,敦煌研究院早在4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颜料的分析研究。1979~1981年颜料分析专题组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分析法,对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的北凉至清等11个朝代,50多个洞窟中的红、蓝、绿、白、黄、黑及变成棕色的300多个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分别得出了这些矿物颜料的结构和成分。
敦煌研究院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王进玉先生,长期从事敦煌文物保护科技和敦煌石窟艺术颜料和中国古代颜料史的研究考证。为了搞清楚敦煌石窟彩绘艺术所用颜料的来源,他详细调查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特别是甘肃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的自然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查阅史书特别是敦煌藏经洞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商品交易文书中有关颜料的资料以及现代科学的实际勘探考察研究。最早提出敦煌石窟艺术所用颜料大体可分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非颜料物质三种类型的学术观点,并指出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宏大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的颜料标本博物馆。个别颜料如青金石、绛矾、云母粉等很早就在绘画中使用,史料未及记载,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所具有的世界领先地位。
尚可刚严把敦煌石窟彩绘颜料制作工艺的每一个关口
《丝路文明》:敦煌石窟颜料有哪些特点?
尚可刚:敦煌石窟彩绘艺术堪称古代颜料标本宝库。在这座艺术宝库中保存着古代千余年间10多个朝代的大量颜料样品,石窟壁画真实地反映着画面上采用的各种颜料历经千百年自然演变的状况,每种颜料的耐光性、耐磨性、耐久性等物化性能在这座特殊的天然实验室中得到了长期的检验。颜料中除有大部分天然矿物和古代用品矿物外,还有一些是人工合成的化学颜料,有些是经过比较复杂的物理加工制作而成的天然矿物颜料,有一些是从中原内地运来的成品或半成品,个别的则是从古代的“西域”远道运来的。敦煌石窟彩绘艺术中大量的颜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矿物应用,颜料化学及其冶炼技术的高度发展。
《丝路文明》:敦煌石窟颜料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
尚可刚:我国矿物颜料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矿物色作为人类最宜、也是最早能够接触到的颜料,一直被广泛应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甘肃河西走廊汉代至魏晋壁画墓中,大都是矿物颜料。用矿物的颜色渲染的壁画历经千年而不变。矿物颜料使得敦煌石窟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王进玉研究指出,根据史料所载以及现代科学的实际勘探考察得知,敦煌石窟艺术所用的十几种主要的矿物质颜料,是经过比较复杂的物理加工制作而成的天然矿物颜料。史书和敦煌藏经洞遗书中也有一些古代敦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乃至制作颜料的文献。我国古代有近30种文献记载了关于敦煌一带(瓜、沙二州)出产黄矾(Fe2(s04)。9H2o)、绿矾(FeSO47H2O)、绛矾(Fei202·mH2O)、金星矾(铁矾)的情况。
绛矾不仅是名贵的药品、炼丹的原料,而且也是自唐以来在敦煌石窟壁画、彩塑中使用的红色颜料。绛矾可由绿矾焙烧制得,化学组成为Fe2O3·mH2O,绿色结晶。有天然产的,也有通过焙烧黄铁矿石而得的。经科学分析鉴定,莫高窟从五代开始壁画所用的含铁颜料a-Fe203的含量很高,色彩很浓,其纯度非天然矿物所能达到。根据史籍关于敦煌一带出产绛矾的记载和敦煌壁画中使用绛矾的事实推断,敦煌壁画所使用的绛矾以及其它含铁颜料应该是本地产品。而由人工制造氧化铁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创造。
1943年春天,在常书鸿先生的领导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先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因陋就简,采集敦煌的矿石和矿物粘土,加工研磨制作颜料,开创了敦煌壁画、彩塑的临摹事业。1950-1966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国产矿物颜料很少,价格昂贵,敦煌文物研究所仍然坚持加工研磨制作部分矿物颜料,以弥补颜料的不足。有颜色的土、大泉河断水后河床中形成的澄板土等,一直是敦煌艺术家使用的绘画材料。受此传统影响,凡是来过敦煌的艺术家大都知道这些信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有制造矿物颜料的专业人员到敦煌来考察,寻找制造颜料的矿物。
敦煌石窟彩绘颜料系列产品
《丝路文明》:敦煌石窟颜料的来源是哪里?
尚可刚:2012年11月7日,中国新闻网播发了“敦煌发现一处矿洞遗址,疑为千年壁画颜料之源”的消息。经专家初步推断,其开采的矿物可能作为颜料应用于敦煌壁画创作。矿洞里残存的矿物质的颜色有杏黄色和红色等。专家说,敦煌壁画之所以历经千年不褪色,这与当时绘制时使用了稳定性强的矿物颜料有关。矿址的最早发现者是敦煌人陈明星。
2012年12月3日,甘肃省电视台播发了《敦煌发现大型矿洞遗址,疑为莫高窟壁画颜料之源》的电视新闻,以实景录像资料,公开报道了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在三危山山谷中发现的疑似古代大型矿洞遗址现场采集颜料标本的消息,第一次展示了三危山中新近发现的神秘的矿洞和红、黄、紫、白、褐等色彩丰富的矿石。此后,《甘肃日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敦煌市国土局工作人员近日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腹地发现一处大型矿洞遗址。根据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国土局和敦煌市文物局的联合取样调查,初步推断此遗址可能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矿洞。根据国土和文物工作人员现场勘察,这次发现的颜料矿洞遗址规模大,共25处,分布在大约0.3平方公里的山谷中,人工开凿痕迹明显,开采年代目前尚不明确。由于矿洞遗址距离莫高窟较近,国土和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此处所产矿石可能就是古代画工用于创作莫高窟壁画和雕塑的颜料矿石。
2012年12月24日,《甘肃地质矿产报》以《敦煌发现大型疑似莫高窟壁画颜料矿洞遗址》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的报道。从原矿石和废矿石观察,矿脉延伸稳定,矿石纯度较高,色彩丰富鲜艳,主要有红、黄、紫、白、褐等几种颜色,这些色彩正是莫高窟壁画上常见的颜色。
《丝路文明》:敦煌矿物颜料自主品牌打造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尚可刚:立足于敦煌本土的敦煌香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敦煌矿石的收集收藏,同时也收集了数十种可制作颜料的有色矿石。
三危山有色矿物发现之后,也开展了有色矿物的开采和颜料的制作。公司专业人员多次到三危山矿坑中挖取样品,开始了以三危山及其敦煌周边有色矿物为主要原料,制作了30多种矿物颜料。
2015年,作为敦煌香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我陆续注册了“大梦敦煌”、“画上敦煌”“山危山”等系列矿物颜料的商标。系列产品矿物颜料的制作,严格按照古代矿物颜料的传统工艺,将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与传统手工工艺相结合,精心研制而成,一般由矿物采集、选料、清洗、浸泡、精选、熬煮、研磨、分层、分离等多道工序组成。
敦煌颜料是形成敦煌彩绘艺术的重要材料。通过“大梦敦煌”矿物颜料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讲敦煌文化,讲敦煌颜料,讲敦煌故事的氛围,丰富敦煌文化内涵,为促进敦煌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文/《丝路文明》记者 周金柱 )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华市宝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丝路文明》独家对话:他们让千年敦煌文化宝藏重获新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