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打电话了?
原创 Lens WeLens 收录于话题 #Lens夜话 133个内容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不爱打电话了?
这个像是长辈经常问的问题,现在正在变成一个普遍的事实。
前两年,一个电子产品零售网站BankMyCell曾做过一个调查,想探究为什么当代的年轻人每天在智能手机上花那么多时间,却讨厌语音电话。
他们对超过1200名年龄在22-37岁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反馈最强烈的声音是“打电话太费时间”。他们并不喜欢通话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和寒暄客套,他们更喜欢通过文字或者表情的方式快速回复,避免各种麻烦。
《不知也无妨》
除此之外,调查显示这些年轻人最不喜欢接到的电话来自好友和家人,反而不是生意伙伴和领导同事。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高达81%的受访者承认,他们经常对打电话感到焦虑。几乎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可能有“电话恐惧症”,必须要在通话之前做好准备。
《MIU404》
调查把这些年轻人称为“沉默的一代”。
同时代的你也不爱打电话吗?
社恐患者:
通话一分钟,准备俩小时
很多不爱通电话的人都习惯把自己归为社恐患者。
@Yami 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社恐,她说自己从小就害怕和陌生人或者不亲近的人打电话,最近在找工作需要面试,就特别怕给用人单位打电话咨询,虽然知道打个电话不会掉块肉,但就是拖延着不想打。还有比较夸张的是,在网上预约餐厅,一定要看看网上能不能直接排号预约,但有时候餐厅在高峰时期不接受线上预订,有几次她都因为不打电话白跑一趟。
Seek and Hide, by Kamil Kotarba
和Yami不同,@波波波儿 不觉得自己有社恐,因为他并不觉得日常生活中和人见面有什么恐怖的地方,但是就很奇怪,唯独对打电话恐惧。手机从来都设置成静音,但是突然看到屏幕亮起来有人打电话进来,也会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发凉。
@李天翔 说:社恐真的太难了,每次打电话之前都要反复犹豫一个多小时,但是作为组织宣传部门的打工人,总要跟人打电话预约,或者征求意见。我基本上每次打电话之前都会把要说的话在纸上打个草稿,然后再慎重拨出号码,对着稿子赶紧把话说出去,生怕说慢了,对方有什么突然的问题让我不知如何回答。
Seek and Hide, by Kamil Kotarba
@陈墨水 最怕看到的就是“能打电话吗?会更方便点”,还有最烦的就是领导每次和我说点事,正在对话框打字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打过来,那种咄咄逼人简直让人窒息,对于一个反射弧比较长的人来说,工作就是折磨。
@河西六六 害怕打电话,是觉得自己同理心过分强了。她会在想电话联系之前猜测对方在做什么,以及大概的心情,还有此刻听到这些话的反应。她很害怕给对方造成困扰,尤其是有请求的时候,需要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很怕麻烦别人。就像教师节的时候,她纠结要不要给导师打电话,最终还是在反复思考“导师会不会在忙”和“除了祝福好像也没啥别的能说”中放弃了打电话。
Seek and Hide, by Kamil Kotarba
@汤姆Tom:世界上大概就是有很多像我一样不适合当面交流的人吧,我几乎从不主动给别人打电话,手机每月套餐的通话时长也基本用不完,不得不接的电话倒也没事,只是每次都会觉得自己又没有发挥好,又慌慌张张的。但文字交流会让我觉得更舒服一些,没有这么大负担。
还有一部分人则出于对隐私的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一种社交焦虑。
@艺名是一鸣 说自己并不反感在公共场合打电话的人,但是自己怎么也做不到。如果说突然接到电话,已经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那么在安静的公共场合接电话,就仿佛面临了一场公开的尴尬。总觉得周围的人在默默听着你的电话,猜测电话那头的人和你的关系,甚至试图拼凑和审视着你的生活。
Seek and Hide, by Kamil Kotarba
反射弧长,不擅长给出即时回应,这多是社恐患者不爱打电话的原因。打电话的确会给人带来压力,因为需要你此时此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一个人身上。
铃声一响,顶多几秒钟准备后你要接起电话,整个通话过程思考、回避和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润色的空间也都十分有限。对缺乏交谈能力的人来说,打电话就像是在打一场不能撤退的仗,要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但文字沟通却能让人有充足的空间缓冲,随时隐藏,进退自如。
群体性孤独:
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
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班班 曾在某公司公关部实习的时候,带他的前辈老师告诉他,在联络别人的时候,要按照“微信—短信—电话”的顺序来,短信没有回复的话再打电话。前辈告诉他,这基本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社交礼仪,直接打对方电话是唐突和不够礼貌的。
Our Life in the Shadows, by Tania Franco Klein
不爱打电话并不局限在社恐群体上,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时代症候。
来自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的数据表明,在2011年,人均每天平均会接到12个或以上的电话;而在15年,另一个针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小组数据指出,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低于6个,并且还在下降中。
此外,据中国产业信息网调查,从可追溯的2013年起到今年,中国人平均移动电话通话时长每年都呈下降趋势。
Removed, by Eric Pickersgill
当然,这也说明人们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了,微信等即时通讯等更便捷的方式逐渐代替了打电话。相较从前,人们的表达变得更碎片化和符号化了。
而与形式轻松多元的社交媒体相比,打电话更像是严肃完整的表达,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这项能力。
@偷书的人 之前会对喜欢发微信在开头加对方名字的人感到奇怪,他们大多是年龄偏大的长辈,即使发微信,还像写信一样非常郑重,句句都要加对方的名字。这是那个严肃表达的年代留下来的习惯,即便是和国外的同事发邮件,她也不会严格按照高考时的小作文模板来。但是,在看到爸爸仍然会每年春节认真编辑短信祝福之后,她也逐渐理解了长辈们喜欢打电话的习惯和严肃表达的稀缺、重要。
Removed, by Eric Pickersgill
也正因为如此,打电话的壁垒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有重要的事才打电话”成为一种共识。
@Lee 的妈妈总是抱怨他不给家里打电话,上次他休假回家的时候,妈妈甚至说到打电话的事开始哭了起来。但是他真的不知道能和妈妈说什么话题,只觉得有事才需要打电话。每天要和不同的人沟通和打交道让他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总是绞尽脑汁要和家里人聊天,实在太累。
Our Life in the Shadows, by Tania Franco Klein
过度社交之后,内心总渴望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不打电话,更源于我们的脆弱,不希望打扰别人,同样也不希望被打扰。
我们依赖社交网络,每天聊天列表里能有几十个人和无数个群,习惯用短视频杀时间,热衷于囤积表情包。这样看上去,我们好像和这个社会联络更多,也更轻松了。
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可暂停的人”。我们面对面的谈话经常被突如其来的电话和短信打断。在用纸张写信的年代,在严肃场合做其他事,大家普遍很难接受。但现在,即使两个人在交流,其中一个人随时随地看手机,也几乎成了标准动作。
但是,关掉手机,你还会快乐吗?
Removed, by Eric Pickersgill
美国心理咨询师雪莉·特克尔把这些现象都归为“群体性孤独”,她认为现代人不间断的联系,却让人类陷入了更深层的孤独。
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时代,互联网为我们塑造了一种“空间感”。
我们不再拘泥于那有限的、只有数十个朋友的社交圈子,而可以有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朋友,从而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广度。
Removed, by Eric Pickersgill
科技还给我们制造了一种“跑赢了时间”的假象,给了我们更大的野心。每个人都变成了多线程的人,就像一只只“八爪鱼”,尽可能想在单位时间内塞满更多的事。
而抵触打电话,是人们对于时间被暂时垄断的下意识恐惧。我们这一代,从能够使用工具和语言开始,屏幕就像器官一样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会更加排斥口头表达在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但你是否有同感,线上交流总带来一种不确定感,不确定那些人走得更近还是更疏远了。
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问到:
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Removed, Eric Pickersgill
人类的确是敏感、脆弱的物种。
一方面享受着无时不刻地与别人相连接、迫不及待地分享关于自己生活所有的琐碎细节;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我们都在一起喧闹,又同样在一起寂寞。
技术极具诱惑力,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但肤浅的快乐之后,真正的感情需求缺口还亟待被填补。
原标题:《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打电话了?》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华市宝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打电话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